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 中国汽

10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就技术路线图2.0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发布。

李骏院士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新需求,进一步深化描绘了汽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的产业发展愿景,

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

,即: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大规模应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具备引领全球的原始创新能力。

主要里程碑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强调了纯电驱动发展战略

,提出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节能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化,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

,提出到2035年,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产业总体1+9大技术发展方向

技术路线图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框架,并将?“1+7”的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1+9”研究布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现场

技术路线图2.0发布后,将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同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深入解读并开展专题培训,为政产学研用各界提供创新决策参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是支撑政府科技和产业相关规划、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等的重要工作。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了来自汽车、能源、材料、通信等领域的超过500位专家研究完成并于2016年发布了技术路线图1.0。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汽车产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汽车产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为了保障其科学性、时效性和引领性,同时为支撑我国面向2035新能源汽车规划研究及汽车相关的“十四五”科技规划研究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19年5月启动并组织千余位行业专家研究历时一年半、组织召开了近100场专家研讨会、头脑风暴会、专家评审会,达成了广泛的行业共识,完成技术路线图2.0的修订工作。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0/1030/711.html



上一篇:“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效率”论坛在同济大学举
下一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燃油车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