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在路线图1.0上做了修定,不少地方很有指导性,主要的还是在于汽车产业碳排要降下来,新能源

今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在路线图1.0上做了修定,不少地方很有指导性,主要的还是在于汽车产业碳排要降下来,新能源汽车逐渐往上,设置了20%的市场渗透率的目标。

图1 路线图1.0与路线图2.0对应的主要改动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

图2 路线图2.0的发展愿景

路线图1.0定义的2020年7%-10%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目前来看已无法实现,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是66.7万台,而乘用车总的销量是1337.6万,目前渗透率在5%左右。而后续3个月按照每个月200万台,新能源乘用车增加到95万台,估算的市场渗透率是4.75%。在路线图坚定的把2025年的渗透率目标修订为20%以后,也就是说按照路线图接下来5年要达到15%的增长,每年提高3%的渗透率(如果按照2400万台折算,是72万的增量)。

路线图1.0里面所说的“节能汽车”,已明确就是混动(包含48V和HEV),目前9月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7%和2.25%,按照2025年的预期占比要到40%-48%,这个预期的增速是由车企迭代动力总成所实现的。目前这种对于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和不含新能源汽车油耗目标的估算,是比较合理的。

如下所示,定义为WLTC工况下总体目标5.6=>4.8=>4.0,混动5.3=>4.5L和4.0L,也就是说短期内鼓励车企在混动领域投资,在15年内(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与“禁燃”这个词完全脱开。按照这个路线图的设计,混动的燃油车存续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图3 技术路线图关于混动的提法

在总体目标里面还有个提法: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相当于BEV为47.5%,PHEV+EREV为2.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路线图的预期,目前市占率1.5%的PHEV总体的增量在未来15年有个先高后低的过程。而燃料电池的100万放在这里也挺奇怪。

按照路线图的渗透率分布

这个比例我们按照上面的进行拆解, 48V在2025年-2030年逐步让位给强混,PHEV和BEV的比例按照现在的20%往15%到5%进行过渡。如果以2025年2500万台年销量左右作为峰值对应的数量为100万台PHEV、400万台BEV、500万台HEV、500万台48V和1000万台ICE。

图4 中国乘用车按照路线图2.0分动力总成比例

小结:实际是否能按照这个路线图顺利走下去目前看来不清楚,不过保守的估计可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过10%的渗透率时会比较困难,而一旦过了以后到15%、到20%就相对比较容易,还是因为目前的5%区域集中和地方的推广政策直接相关,要让新能源汽车形成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走到对岸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0/1107/740.html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驱动动力系统新技术助力节能减排
下一篇:绿色节能、清洁低碳!雄安首个全地下智慧能源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