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得电池者得天下,蜂巢能源在车展上首个创新日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阮锦程 面对汹涌而来的2021上海车展的电动化,人们不得不怀疑地接受着:电动车真的来的那么快么?还有方向都是对的么? 得电池者得天下,与其说电动车能不能成大事,不如看锂

文/阮锦程

面对汹涌而来的2021上海车展的电动化,人们不得不怀疑地接受着:电动车真的来的那么快么?还有方向都是对的么?

得电池者得天下,与其说电动车能不能成大事,不如看锂电池能不能跟上发展的速度。在车展参加过的很多场发布会上,蜂巢能源带来的干货是最多之一。

例如透露一些不为人知的行业信息:未来供电侧的储电站是左右锂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蜂巢能源很坦诚地谈到,作为储电的介质,锂电池只适合72小时以下的电能储存,而更长时间的储能目前有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氢能。

技术方面的话题可以留意AutoLab的后续报道,而作为《每日汽车观察》关心的行业方面,这次蜂巢能源在车展发布会上宣布了两件大事:

一是启动业内首个“创新日”,标志着蜂巢能源品牌战略升级进入2.0阶段。这部分等于是总结一下品牌最近干成了大事,有什么技术突破等等。

二是成立蜂巢资本,投入20亿元基金扶植产业创新。计划招募跨界产业合作伙伴20家,全球招募100名创新先蜂科学家。

创新日是什么主题?

“创新日”是许多以科技为引导的公司每年举办的活动,例如我们每年就参加了博世的创新日活动,而本田每年面对媒体也举行类似的发布会。在创新日上,他们会发布许多最新的研发成果。

首先在产能方面,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介绍到:蜂巢能源目前动力电池装车量已经进入全国TOP10,而随着无钴电池等技术的发布,企业有望进入快速的发展期。

目前产品已经覆从乘用车、商用车、轻型车到储能等领域,随着产品种类与市场版图持续扩大,也更加系统化。从原材料到产品应用,再到资源回收,产业链布局更趋完善。

目前国内外新基地相继开工建设,到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将突破200GWh。蜂巢能源正在实现从更懂汽车的电池专家到能源互联企业的升级转型。

而在2021上海车展大家谈得最多的2060年碳中和问题上,蜂巢能源预计2025年他们全球工厂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40%,到2030年蜂巢能源就能达到碳中和指标。

杨红新介绍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格局:中日韩三国仍然占据主导优势,但欧洲正在快速追赶。

谈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情况,杨红新表示了他的担忧:“在基础材料技术的研发上积累不足,先进生产工艺和高端设备上仍然比较依赖进口,在人才储备方面,高精尖人才明显不足……”

所以蜂巢能源启动首个创新日并宣布进入品牌2.0阶段,目的之一也是希望通过跨界合作,集结全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力量,打造动力电池更强大的生态圈。

20亿产业扶持基金用在那些方面?

蜂巢能源宣布成立蜂巢资本,与国投招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期斥资20亿成立成长型和创新型两支基金,用来招募创新产业合作伙伴。

蜂巢资本CEO崔东旭表示:“蜂巢资本依托长城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生产,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

具体实现细节方面,主要启动了创新产业合作伙伴招募计划,计划在智能领域招募20家跨领域合作伙伴,将先进的智能技术应用在动力电池行业的生产中。

结合前面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创新日发言中表现对中国动力电池研发现状的担忧,蜂巢能源通过20亿产业基金(一期)向全球招募顶尖人才,希望实现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生产等全产业链的本土自主创新。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1/0430/1384.html



上一篇:中国石油发力智慧综合能源站助推“双碳”达标
下一篇:淮河能源(600575.SH)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175.41%至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