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202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完善 由于全球能源在可获得性、需求强度、价值增值等具有多项差异,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各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全球能源互联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完善

由于全球能源在可获得性、需求强度、价值增值等具有多项差异,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各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立能够使全球能源资源的配置优化成为可能。近年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完善。

1、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实现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的优化配置,保障互联电网经济高效运行。近年来,国际标准组织、世界各主要国家以及跨国机构均在智能电网、特高压、清洁能源及互联电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应标准体系或标准系列。

GEI标准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GEI标准体系是指导GEI标准制定的一项战略性、纲领性工作,是GEI技术标准的顶层设计。

2、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规模将迎来新增长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到2020年左右为国内互联阶段,各国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

到2030年左右为洲内互联阶段,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

到2050年左右为洲际互联阶段,加快“一极一道”(北极、赤道)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当前,全球正处于国内互联与洲内互联的关键节点,能源科技和数字化创新正在改变着能源及相关产业的传统产业价值链,并引领着全新能源生态系统的构建。

2018-2050年,骨干网架新增线路长度17.7万公里、输电容量7.2亿干瓦,其中海缆1.09万公里、跨海输电容量2.04亿千瓦,投资合计3900亿美元。2018-2035年,骨干网架新增输电线路6.8万公里、输电容量2.8亿千瓦,其中海缆660公里、跨海输电容量9150万千瓦,总投资1600亿美元。

2035-2050年,骨干网架新增输电线路10.9万公里、输电容量4.35亿千瓦,其中海缆4190公里、跨海输电容量1.12亿千瓦,总投资2300亿美元。预计从2018至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总投资规模约38万亿美元,释放出巨大的市场价值。其中电源投资约27万亿美元,电网投资约11万亿美元。

3、全球能源互联网八大战略重点协同推进

2017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八大战略重点,分别为电网发展、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机制建设和国际合作,为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

4、全球各国加速推进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

近年来,各国对能源互联网多能耦合、扁平分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等基本特征方面的理解高度统一,同时又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1/0430/1391.html



上一篇:涉非法占地 阜阳交通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被罚15万
下一篇:国家电影局:对“XX分钟看电影”等侵权盗版问题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