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与节能 》栏目设置[06/29]
- · 《能源与节能 》投稿方式[06/29]
- · 《能源与节能 》征稿要求[06/29]
- · 《能源与节能 》刊物宗旨[06/29]
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青报客户,北京,6月26日(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崔莉见习记者韩燕)在蔚蓝的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巍然耸立,犹如一个巨大的钢铁“巨无霸”。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世界首
中青报客户,北京,6月26日(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崔莉见习记者韩燕)在蔚蓝的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巍然耸立,犹如一个巨大的钢铁“巨无霸”。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世界首个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用于开发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堪称“深海之心”一”。随着“深海一号”大型气田6月25日成功投产,中国在“深海一号”的心跳声中打开了从300米到1500米的南海深水“宝藏”之门。 . 1" 能源站。米超深水历史性飞跃。
“深海一号”能源站总高度为120米,其中相当于40米。建筑物的高度;最大排水量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绕北京六环3圈;电缆长度超过800公里,可绕海南岛一周。能源站按照“30年不返坞大修”的优质设计标准建设,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
游学刚介绍,能源站配备了近200套关键油和天然气处理设备,并在建设阶段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即世界首个柱式储油半潜式平台,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半潜式储油平台。潜水平台桁架式模块首次登陆陆上,采用湿式半坐墩大型封闭码头技术,利用13项国内首创技术突破12项关键核心技术。是我国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杰作。 ,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储存、出口一体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
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心跳中,还有一个“深海先锋”号因勇敢进入深海危险区而饱受诟病,以使命感和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深海一号”能源站从蓝图变为现实。
打造这样一个“海上巨人”需要多长时间? “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答案是:20多个月!与“深海一号”能源站规模相近的海外纳基卡平台,周期约为38.8个月。
这惊人的建设速度是“基建狂人”在前所未有的考验下取得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这一重大工程造成了沉重打击。
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在南海,海上施工队进入了有史以来最深的海域,铺设了最深的管道,并在海底插入了最深的桩。其中,海底管道铺设首次踏入1542米水深,创造了单日铺设效率3.42公里的新纪录。 7套深水海底管道终端结构用时5天完成安装,以实力彰显中国的速度。
“深海一号”能源站平台实现高精度闭合,累计误差仅40毫米左右。在同类项目中,这种闭合精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令海外同仁惊叹:! ”
“这背后是来自中国的管理实力!游学刚说,这是建立在高质量、高水平上的“中国速度”。
2020年10月,“深海一号”能源站进入收尾阶段。重达15000多吨的桁架式半潜式平台模块和相当于20层楼高的下船体准确闭合。上柱与下甲板结构的偏差仅为5mm,效果好于预期。游学刚和团队几乎手心冒汗。
通过封闭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国半潜式平台船体总装的快装和精密控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现阶段,超长距离牵引深5万吨以上的海上半潜式油气生产设备为国内首创。面临海况复杂多变、拖带运动幅度大、多艘拖船平行相撞风险等诸多挑战。在拖带过程中,“深海一号”能源站的上部因海水的冲击而晃动高达8米。同时,受冷空气影响,离岸风一度达到9级。面对极端挑战,拖船队24小时待命,调整平台吃水,保持平台稳定航行状态,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控制速度、拖链长度和拖链张力,科学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艘大马力拖轮常用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在牵引下,从山东烟台出发,先后穿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历时18天,航行1600海里,终于安全顺利抵达陵水海域的预定位置。
中国科学院周守为院士 对外依存度和天然气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 “深海一号”气田投产后,天然气峰值年产量32.5亿立方米/年,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区域。天然气需求量为24.7万立方米的凝析油,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能源消耗集中的华南和华东地区。
周守伟认为,从深水油气开发,深水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接替地区。 “深海一号”气田水深约1200-1500米,属超深水。开发难度成倍增加。 “深海一号”气田的勘探开发攻克了一系列深水技术难题和挑战,如果说“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代表了深水钻井技术的新水平,那么“深海一号”代表我们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迈上新台阶,进入世界深水油气开发阵营,可以自主开发建设南海深水油气田。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1/0626/1798.html
上一篇:“红色+绿色”助力清洁能源高质量生产
下一篇:专家:蓝色燃料或成中国能源转型桥梁